- May 03 Tue 2016 14:33
全年級班服大會師
- Apr 28 Thu 2016 22:07
五動青春報32
五動青春報32
親愛的家長:
天氣漸溫暖,氣候也較穩定了,針對班上部分孩子遲到的情形,單憑道德勸說很難遏止,所以採取了處罰措施。到職場服務,做事能力不一定能馬上展現讓人看到,但一個經常遲到的員工,大概沒有人會喜歡吧!我也舉網路故事跟孩子說明,生活上的小細節,可能會影響自己的很多重要關卡是否能順利通過。有個男生帶女朋友回家吃飯,女朋友離開後,父親從女生的吃相下了論斷,「她夾菜有個習慣性動作,總是用筷子把盤子底部的菜翻上來,劃拉幾下,才夾起菜,對喜歡吃的菜,更是反反覆覆地翻炒,就好比把筷子當成鍋鏟,把一盤菜在盤子裡重新炒了一次。面對一盤菜,她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,用筷子在盤子裡翻來覆去地炒,如果面對的是利益的誘惑,她一定會不擇手段佔為己有。」我記得從小在餐桌上,我母親也會叮囑:吃飯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吃相,不能獨自霸佔自己喜歡吃的菜,嘴巴有東西時,不能張口說話。吃飯要坐定位,不能起來遊走。這些話我又在我家不厭其煩的告訴自己的孩子。在學校裡,我也是個嘮叨的老師,不斷糾正學生的行為,學生心裡可能會暗自嘀咕,老師真「機車」吧!小學老師不是只在講台上比劃比劃,更多時候是像個「管家」(有時還真的管到學生回家之後的作息呢!)。所以如果因為孩子的事情留言給各位家長,造成你的困擾或不舒服,真是對不起了。
最近我又在班級書櫃補充了一些書籍,有一套關於成語典故的套書,希望孩子知道成語的出處,其產生的背景,對成語能真懂並運用。另外還有日本作家阿部夏丸的少年小說系列。書籍裡描寫的情景,讓我想起小時候,有成群的同儕,在田野間進行著小團體約定俗成的活動,彼此間互相牽制,有著想說卻不能說的秘密,也曾出現意見不合或背叛的行為。孩子們從衝突、制裁、合作等過程中,找到彼此的平衡點和處理人際關係的方法。阿部夏丸用自然環境中常見的「外來種」,比喻故事中轉學生與本地學生之間的關係,本地學生對轉學生的排擠行為,不正是大家談的「霸凌」問題嗎?透過閱讀讓孩子去思考,霸凌者和被霸凌者該如何修正或調適自己的心態和行為。畢竟單純透過宣導和說理是無法杜絕霸凌行為的。
- Apr 26 Tue 2016 10:07
班服亮相
- Apr 25 Mon 2016 12:31
母親卡
- Apr 21 Thu 2016 21:28
五動青春報31
五動青春報31
親愛的家長:
眾人期待的班服終於出爐了,分發給孩子帶回,下星期二自行搭配褲子,全部五年級一起穿著各班班服,希望老天爺賞個好天氣,讓我們拍攝全學年的繽紛大合照。本班班服每件200元,由班費一起支出。
下週一是本學期游泳教學最後一次上課,將進行游泳能力檢測,除特殊狀況外,體育組希望所有參加學生都能下水。請鼓勵孩子參加。
感謝家長反映意見,本學年老師都在學年會議紀錄上轉知學校相關行政處室。六年級校外教學辦理兩天一夜,已獲學務處同意。游泳教學希望能在春假後,氣候較溫暖再開始,待體育組回覆再通知家長。對班上事務的意見,也能提供老師從不同的角度思考。例如讓孩子出考卷,上學期是孩子出的考卷給別人考,作答的人要評分出題者的配分或錯別字,出題者批閱後要負責督促填答者訂正。有家長擔心孩子出題如果太難,可能拿到要寫考卷的孩子會抱怨。這次我改變方式,找了幾個出題認真小朋友的試卷,剪貼成一張考卷,讓全班練習。數學則讓孩子考自己出的考卷,我批閱分別給考試成績和出題成績。竟然自己出題的考試,沒有人考一百分。而出題成績評斷主要是依各單元間的題型和配分是否平均。認真出題和隨便交差的人,得到不同的回饋。在一個群體中,一定存在能力不同,工作態度也有差異的情形。尤其在合作完成一項任務時,常因此產生摩擦,吃虧和佔便宜端看個人的認知。投機偷懶的人當下好似佔到便宜,可是因此錯過學習的機會。投入多的人,累積的能力是誰也偷不走的。
週末的作業主要是完成母親節卡片,我在學校已經提示完成的重點。絕不能再只有在紙張上面塗塗畫畫寫幾個字。高年級手部的精細動作應該要求更高
,透過剪貼、重疊的技巧,字體也要加描邊,卡片的成品要能讓人感受到用心。我覺得這班的孩子有能力,但未盡力,很容易就鬆懈。例如整潔工作,要督促和突擊檢查,否則就有人偷懶。作業訂正也好像是為了讓老師檢查。班級書櫃中的套書「世界歷史探險-尋寶記」,孩子雖然喜歡看,但翻閱漫畫的部分居多,我分發一張學習單,讓孩子選擇一個國家做深度的介紹,不要再走馬看花。透過彼此觀摩,多認識不同的國家,畢竟國際化不等於會說英語而已。
- Apr 14 Thu 2016 22:03
五動青春報30
五動青春報30
親愛的家長:
下星期四、五是本學期第一次評量的日子。從本學期開始定期評量的次數改為兩次,因此考試的範圍也變多了。現在評量的趨勢是考統整分析能力,尤其是大範圍的考試,不能再靠臨時抱佛腳,也不是強記的方法可以應付。很多孩子還沒改掉中低年級讀書的習慣,有的是不讀書想靠「實力」,所謂的實力就是小聰明、短期記憶力好。對於中低年級簡單的課程內容,可能足以過關,有時還僥倖有不錯的成績。但是高年級起的課程分量變多、變困難,強調邏輯思考,沒有讀通、讀懂,會發現成績大幅退步。另一種是想靠寫大量題目練習,深怕哪一種題目沒有寫過。勤能補拙雖然有道理,但僅限於較低層次的技能。高層次的能力要透過思考,才能變成有意義,保存在長期記憶可運用。孔子說: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怠」,只知學習,卻不去思考所學的道理,那還是等於一無所知;而單憑空想,卻不去實地學習,也是得不到正確的學問。另外在臨場作答時也有一些問題,中低年級的題目一個題目可能只要一個概念就能解決,高年級的題幹變長了,給的條件變多了,有時要好多個概念才能解出題目。沒有耐性或閱讀理解力差的孩子,無法完整理解題目要問的重點。或是因為練習過多,沒仔細讀題就用自以為是的經驗解題。而數學部分的計算,因為數字變大,算式變多,粗心就可能抄錯或計算錯,前功盡棄得到一個錯誤的結果。
我的數學筆記或學習單著重在思考歷程和題型歸類。文字應用題找出關鍵字,已知和未知條件,從中找解題線索。單位間的換算不是靠死背,要讓孩子有感覺。例如1公畝是10公尺乘以10公尺,在教室的大地磚邊長是1公尺的基礎上,發現1公畝比教室略大一點,1公畝=100平方公尺。1公頃是100公尺乘以100公尺,孩子在操場測驗過100公尺跑步,體驗1公頃和操場大小差不多,1公頃=10000平方公尺。社會科內容以表格方式整理比較,看起來一目了然。在指導孩子的過程中,也發現教科書內容,編輯的邏輯架構不夠清楚,內容過於簡略,無法完整呈現課程綱要內涵。如果孩子有興趣自己找資料補充,國中時讀地理、歷史、公民等科目,就會駕輕就熟。依照現況、需求、問題、解決的邏輯概念,不僅讀人文科目很有幫助,出社會之後寫企劃案,也大致適用。讓孩子讀報認識新興行業,如部落客、創客、大數據分析等,創意也是要在堅實的能力下才能落實。
- Apr 07 Thu 2016 21:27
五動青春報29
五動青春報29
親愛的家長:
健康促進網路問卷後測填報,五年級學生上網填報,「健康體位」議題,後測時間:105年4月1~30日,網址http://www.openhealth.com.tw/104chc/無法重複與刪除作答,若未完成再重新登入時,將從未完成的題目開始作答。本班學生帳號為10405+座號,例如座號27號,帳號為1040527。
兩週前提到的國語日報二○一六「兒少大未來」問卷調查,結果已經揭曉。教師仍然是國小學生最嚮往的職業,多數兒童都不喜歡辛苦的工作,像農夫、漁夫、礦業工程師、伐木人員等。學者認為,並非這些工作不有趣或不夠有吸引力,而是兒童受限於自身經驗及媒體內容,不了解這些工作的新興發展與價值,應從小給孩子認識各行各業的機會,讓他們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。以各行業為主題的職人劇近年也成為主流,「我的30定律」.以保險經紀業為故事背景,闡述保險經紀人在職場中的辛酸與競爭,還有生活上與感情上所面臨的壓力。「出境事務所」透過四個進入禮儀公司的新人,帶出禮儀公司工作的實際內容與辛苦之處,也讓觀眾學會整理亡者與生者間的關係與記憶。「落日」用改編手法以台灣知名權威法醫楊日松博士一生真實案件作為串接,敘述終身奉獻台灣法醫志業、不求名利但求正義的法醫楊百川(劇中名),及其週遭同樣從事於第一線法網工作的摯友、長官及學生,所共同面臨的刑事案件挑戰,與伴隨而來人生悲歡、時代變遷。但我希望徵求班上家長自願到班級分享工作內容和甘苦談,可能讓學生更有親切感。
上週五適逢四月一日愚人節,五年級老師精心設計了「換級任老師」事件,今天看到孩子在小作文的回饋,他們都受到震撼,還有人嚇哭了。這個活動有兩個意義,表面上好像是愚人節,作弄學生的手法。但另一層意義是讓孩子體驗珍惜所擁有的。孩子作客時可能會羨慕別人的爸媽面帶笑容說話親切,準備的餐點好吃,不會像糾察隊找缺點。老師出作業時,羨慕別班的同學不用寫這種作業。國語課本第七課「看戲」,主角觀賞的卡通劇「我們這一家」,恰巧校外教學時孩子們也在車上看過,媽媽和女兒在雷電交加的風雨中互換身體、交換角色,女兒因此體會了媽媽的辛苦。老師們無法做到這樣子,但「換級任老師」事件讓多數孩子感受到還是自己的老師好。
- Apr 07 Thu 2016 11:12
剪報-藝術天地
- Apr 07 Thu 2016 11:10
閱讀環遊世界80天
- Apr 07 Thu 2016 11:06
遊樂場